【散文】藏在缴费单里的冷暖


发布日期:2025-11-21 信息来源:基地管理中心 作者:林会玲 字号:[ ]

说起来,我是一个老收费员了,兜兜转转多年后又干回了老本行。

20多岁时收本单位的电话座机费。30多岁时收职工住宅楼水电费。那时的工具是一本收据、一个手持电筒和一个计算器。两人一组,一人开票,一人收钱。都是老式楼房,大多数是四层,五六层楼房不多。上门收费,先爬楼梯,再抄电表。电表一般安装在每层楼梯侧面或正对楼梯的墙上,位置很高,需要从用户家里搬高凳子,打着手电筒照向电表箱,才能看到电表底数。抄完表敲门收费。40多岁时在物业上收物业费。工具是一台电脑、一台点钞机和一个收费软件。开具机打收据,插卡电表,用户到物业买电后把电卡插入电表,水表统一安装在水井房,物业有专人抄水表。50多岁时又收起了暖气费。工具是一部手机、一台POS机、一台蓝牙机和一个收费系统,微信扫码或者在POS机上支付宝扫码和刷银行卡,一个人就可完成收费全过程。催缴欠费工作也可以在手机上完成。

如今,我成为了一名临聘的收费人员,负责收缴2025-2026年采暖季暖气费的收缴。我分管的都是“三供一业”后移交热力公司的原国企单位的五个家属区,他们分布在西安市未央区、莲湖区。走进这些小区,仿佛回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那个我生活了40多年的安康张岭基地。这些老旧小区坐落在城市一隅,没有电梯,房子不大,五六十平方米户型居多,历经30多年,已经成为了“老、破、小”的代名词。这些小区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多半房屋都出租了,本单位职工住在此处的比较少。在这些“老、破、小”住房周围高楼鳞次栉比,配备电梯、停车场、地下车库和健身器材。与这些老旧小区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些老牌国企随着“三供一业”职能的移交,也尘封了那段关于“厂矿子弟”的记忆。那是一个独立的小社会。上世纪七十到九十年代,张岭水电城风光无限,我们有自己的托儿所、子弟学校、机关食堂、职工医院、商店、电影院、舞厅、阅览室、澡堂、灯光球场、饮料厂。每年夏季有职工篮球比赛,十一国庆节有职工汇演,春节举办趣味活动、正月十五会放烟花。有邻居五湖四海来的,父辈的口音南腔北调,老师和同学都是一口普通话,那真是一个激情四射的时代。

11月份开始收暖气费,这期间我还到未央区100号院进行收费。曾经的100号院,住的都是水电三局从安康搬到西安来的第一批人员,它曾经是那样的辉煌荣耀。如今再来时,却早已是人去楼空,房屋空置,多半房屋出租,也变成了位于城市一隅的“老、破、小”。

从安康张岭水电城到省会城市西安,从本单位小区物业收费到热力公司暖气收费,水电、物业、暖气费,我似乎也完成了我收费工作的一个闭环。由青丝马尾到鹤发盖顶,收费工作竟然贯穿了我职业生涯的2/3之久。由最初的手工开具水电费收费票据,到现在手机微信扫码交暖气费。30多年了,社会发展神速,人们生活更方便、快捷、时效。

这份工作极不讨巧,招人讨厌。上门收费,让人从兜里往外掏钱,不情愿;温度达不到18度,被骂是常事;房屋闲置,收取30%空置费,被认为不合理。这里有着最真实的人间烟火,藏着老百姓最朴实的生活模样,普通大众的生活质量。我和那些擦肩而过的陌生人,有着那些短暂的交集,也有着来自陌生人的热情帮助。

忘不了那位我在抄流量表时为我打开手电筒,替我照亮管道井的老师傅;忘不了那天推开管道井的门,热气蒸腾,天花板滴水,地面水流成河,暖气管道漏水,仿佛进入水帘洞。借给我雨伞,让我遮挡,继续抄流量表的中年大姐;还有给我指路的一位知性优雅的阿姨。我是个路痴,在安康时问路喜欢说左右。到了西安,就是东西南北。我不识方向,就开步行导航和指南针辅助,边走边问。从未央区到莲湖区五个职工家属院,我辗转二号、四号、八号地铁线,步行或骑行,也让我悉数找到。但是有一个小区,我从中午找到傍晚都没找到,导航上没有明确标识。最后心生一计,顺着导航来到同一家国企的另一个家属院,想着一个系统的人总知道吧。到达那里时已是黄昏,在小区门口遇见一位阿姨。她鹤发如银丝,一副精致细框金丝眼镜,皮肤白皙,眼神温和睿智。得知我的来意后,她说,“我知道这个家属院,只有两栋楼房,是我们单位最早的家属院。但我说不清楚具体位置。我给你问问别人”。说完,阿姨连打了三个电话,都没人知道,因为那个家属院太小、建设时间太早。最后在阿姨拨打第四个电话时,终于对方清晰地说出了具体位置。“……丁字路口……路南面西……”我录下语音还是一头雾水,因为我根本辨不清方向。打车到了地方后,看见老小区就进去,结果都不是我要找的小区。我迷茫在站在大街上,看见一个年轻人走过,我放着手机里的录音,他认真听了后,想了想,顺手指向不远处,示意我大概方位,我七拐八拐、东绕西绕,终于找到了。时间已是晚上七点多了。两个陌生人的帮助让我走在寒冷的冬夜里内心温暖如春。

大西安、小张岭,穿街走巷,我有着一份收费的从容和淡定,坚持与隐忍,接受了笑脸相迎的相悦一笑,也领教了恶语相向的狰狞……我不仅是在收缴暖气费,还是在倾听千家万户的冬日故事。也见识着人与人之间的参差区别。藏在举手投足的温良里,也显于言行举止的粗粝间。这些藏在缴费单里的冷暖,也藏着我的小秘密,用打短工挣的钱去旅行,让未曾抵达的远方,化作记忆里可触可感的真切片段。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