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我有一瓢酒 可以慰风尘 | ||||
| ||||
谢村,在这几十年中,名字没变,地理位置没变,别的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桑田变新楼,旧房拆除新屋起,老人去世新生命降生……回到这个故乡时,物是人非,亲切又陌生。此种感受,就是苏东坡写的“人生如逆旅,你我皆过客”吧。 几位亲朋送我几壶自酿的谢村黄酒,说:“做时就想到给你也做一些的。”酒未喝,便已有暖意了。 近年来,谢村的黄酒热热闹闹地成了一个品牌。在谢村黄酒的发源地谢村镇上,各种包装的黄酒,打着“百年黄酒”的酒幡,处处皆是。但是,这些装在陋壶之中的自酿黄酒与那些商场中的黄酒是截然不同的。商场中的谢村黄酒,甘甜爽口,既有饮料的口感,又有酒的度数,几杯后,热乎乎的倒也有几分得意。自酿的黄酒,口感就是在喝中药,苦、涩、酸,但是后味无穷,口齿留香,既是酒又有药的功效。 从前,每年的腊月,就有走街串巷的采酒曲人吆喝起来。他带着二十几种中药,根据各家的需求、价位、数量现场炮制加工黄酒曲,因此,每家的黄酒口味都是不一样的,百家百味,没有统一标准。酒曲发酵好的日期到了,便可以蒸好糯米,与碾碎的酒曲搅拌均匀,封坛,耐心地等待黄酒发酵,当有一天,存放酒坛的屋子里散发出一股淡淡的酒香味时,喜悦便一日日增长。开坛那天,迫不及待地舀一瓢酒,闻一闻酒香,喝一口,便陶醉了。一道道程序都是手工制作,心不能着急、焦虑,慢慢等待,安心等待,在时间的安静中,闻得到的酒香,看得到的喜悦,便会悄悄到来…… 在黄酒里加入葱白、姜、冰糖、大枣等,熬开了喝,口感更好,也暖胃,现在人们都是这样喝的。但是,我记得几十年前的酒铺里,原汁黄酒是装在一种特制的两头大、中间细,手工制作的锡壶里,放在盛有热水的木桶里,慢慢烫热,温和入口,初味不改。而加入各种物料熬开的黄酒则色香味更加浓烈,有“粉妆浓抹”的艳丽之感。只是热酒易冷,不经意间酒在慢慢地冷却,失去温度……有如浓烈登场、残酒落幕的人生盛宴。 人间有味是清欢,我喜欢喝冷酒。安静平和的开场,安静平和的收杯。原汁冷酒,倒在干净的玻璃杯中,透明清澈,冷冽如酒,醇厚如药。不需要人来人往相陪,不需要满桌菜肴相配。 只是一杯酒,放在了手边。说什么“何以解忧?”忧从何来?为何妄自菲薄?只是内心在作祟罢了。谁又不是在人生道路上一身风尘?有人喝酒是为了糊涂,而我是为了清醒。既不脱离群体,又不失去“我”,看到事情的本质后,依然热爱生活,积极独行。 披一身风尘,守一颗本心! 在静坐时,难免会陷入所谓的思想和思虑中,其实就是低级的自我在脑海里喋喋不休的争吵,感到陷入魔怔时。端起酒杯喝一口,便瞬间人间清醒,看到明月清风…… 看书时,高兴处、醍醐灌顶处,喝一口酒,掩住了想和人分享,却又无人可谈的寂寞,化作独自享受。几杯酒落腹内,踱步自吟诗词,又何妨他人笑我太痴癫。 胡马、胡马,远放燕支山下, 跑山跑雪独嘶,东望西望路迷。 迷路、迷路,边草无穷日暮。 | ||||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