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南山口,不眠的机械心脏


发布日期:2025-10-09 信息来源:一公司/中西非公司 作者:贾存调 字号:[ ]

国庆之日,城市里红旗招展,人声鼎沸,欢腾如海。而在昆仑山深处,南山口却另是一番景象。这里没有游园的闲适,只有机器的轰鸣与人的坚守。南山口抽水蓄能电站的工地上,钢铁如林,灯火如昼,俨然一座不夜之城。

我立于高处,俯视这浩大的工程。两山夹峙之中,工人们如蚂蚁般忙碌,却各司其职,秩序井然。巨大的压力钢管已经埋入山体,像是给大山植入了一段钢铁的血管;目前厂房岩壁吊车梁混凝土施工已经完成,正在进行厂房网架牛腿梁混凝土浇筑施工,为厂房四层出渣及支护做准备。高原的风掠过脸颊,已带了几分寒意,但工人们的额上却沁着汗珠。

这个国庆,他们本可回乡与亲人团聚,尝一尝家中老母炖的汤,抱一抱咿呀学语的孩子。然而他们选择了留下,与钢筋水泥为伴,与钻机吊车为友。问及缘由,一个脸庞黝黑的汉子笑道:“电站早一天发电,光明就早一天普照嘛。”话说得朴实,却道出了真谛。他们在这里浇筑的不仅是混凝土,更是未来的光与热。

黄昏时分,工地上亮起万千灯火,宛如星河倾泻山谷。电焊弧光忽明忽灭,恰似夜空中闪烁的星子。电焊工小李摘下防护面具,露出被弧光灼伤的脸庞——那是他们的荣誉勋章。我问他可想家,他望向东南方向:“想啊,怎么不想。但你看这工程,就像我的孩子一样,一天天长大,舍不得离开。”他的眼里映着工地的灯火,明亮而坚定。

夜渐深,气温骤降。工棚里飘出饭菜的香气,劳累一天的工人们围坐而食,说笑声穿透高原的夜。厨师小王特意加了菜,说是给大伙儿过节。虽然没有盛宴,但大锅菜里多放的几片肉,却让工人们吃出了年的味道。饭后,有人唱起故乡的歌,声音沙哑却深情,飘荡在昆仑山的夜空。

我循着歌声走去,见一群年轻人围坐谈天。他们来自五湖四海,却在这高原之上成了兄弟。“等电站建成了,我要带女朋友来看看,”一个年轻的技术员说,“告诉她,这里的灯有我点亮的几盏。”众人笑他,笑声却温暖。在这远离繁华的地方,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庆祝着国家的生日——不是用烟花和歌舞,而是用汗水与坚守。

深夜,我走进中控室。这里是电站的大脑,屏幕上数据流动,如同时代的脉搏。值班长老王已经连续工作了十二个小时,眼睛布满血丝,却依然专注。“抽水蓄能就像是给电网装上了充电宝,”他向我解释,“用电低谷时抽水蓄能,用电高峰时放水发电——咱们这是在给国家调节能源呢。”他的语气中透着自豪,仿佛在说自家的孩子多么聪明。

朝阳跃出东山,为工地镀上金边。工人们又开始了新一天的忙碌。塔吊旋转,吊起新的钢架;钻机轰鸣,向大山更深处掘进。我忽然明白,我们在这里坚守的,不仅是一个工程,更是一种信念——当亿万家庭灯火通明欢度佳节时,这光明背后,是无数建设者在高山峡谷中的默默付出。

国庆期间,机器仍在轰鸣,工人仍在忙碌,抽水蓄能电站一天天生长,如同高原上正在觉醒的巨人。在这个举国欢庆的日子,这里没有烟花,却有电焊的弧光绚烂如花;没有盛宴,却有奋斗的豪情丰盛如筵。

高原的风吹过,送来工人们的号子声,那是这个国庆最动听的歌谣。南山口不打烊,机械心脏不停跳——在这昆仑深处,建设者们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向祖国献上最厚重的贺礼。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