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那片深褐色的土地 | ||||
| ||||
这是一片沉默得太久的土地。它的褐色,是那种沉淀了无数日光与风霜的、极厚重的深褐,像一本摊开了就再未合上的、页码已然泛黄脆裂的古老典籍。而今,这沉寂被打破了。空气中震颤着一种浑厚的、持续不断的轰鸣——那不是扰人的噪音,倒像是水电三局的建设者们,在这片隶属于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北拓区的广袤土地上,为“中通道安宁连接线”与未来的AN-20单元,奏响的建设的序曲。 于是,那深褐的、凝固了的画卷,便陡然活动了起来。那些庞然的机械,此刻看去,竟也有了灵性。那巍然的挖掘机,钢铁的长臂起落之间,沉稳而雍容,多像一位巨灵的神,在以无比的耐心与柔情,翻阅、抚平这大地古籍上褶皱的篇章。那些往来穿梭的运输车辆,便如一群不知疲倦的工蜂,在这新辟的巢穴间,为了一个甜美的、关于明日的允诺,孜孜不倦地奔忙。它们赭黄与朱红的身影,与工地上猎猎飘扬的旗帜交织在一处,在这片以深褐为底色的广漠舞台上,构成一幅流动的、充满力量的画图。 视线越过这近前的繁忙,投向远方。那逶迤的山体,以其亘古不变的姿态,曾是这天地间最固执的守望者。可如今,它们也迎来了生命中最壮阔的嬗变。在建设者们日以继夜的叩问下,那由岁月雕琢的、峻峭的线条,正被重新勾勒;那盘踞了千万年的丘壑,正被缓缓抚平。一种崭新的、流畅的肌理,正从这深褐的母体中生长出来。这仿佛是一场庄严的仪式,引领着这片土地,从那“远古”苍凉的梦境,一步跨入“未来”清朗的白昼。 而这宏大交响诗中最动人的音符,是那些忙忙碌碌的建设者们。他们散落在这片无垠的工地上,身形渺小,却又是这一切改变的源头。烈日将他们的皮肤镀成与土地相近的颜色,汗水滴落,便迅速被这干渴的深褐吮吸了去,仿佛是一种无声的盟誓。你辨不清他们的面容,只见那安全帽下专注的眸光,与那因用力而绷紧的、古铜色的臂膀。他们从五湖四海而来,将熟悉的乡音与对家的牵挂,都悄悄藏进了行囊,却把一份沉甸甸的担当,明晃晃地扛在了肩头。这里的风知道他们,这里的星月认识他们。一切的艰难,最终都化作了他们脚下坚定的步伐,浇筑进那日益挺拔的工程骨骼里。 站在这片土地上,你会感到一种奇异的连接。这深褐色,不独是泥土的颜色,它更是一种底色,沉淀着祖辈们“汗滴禾下土”的全部艰辛与祈望。那过往岁月里所有的耕耘,仿佛都浓缩在这沉郁的色调里了。而今,这机器的轰鸣,正是唤醒这沉睡希望的晨钟。一天天在改变的,何止是山川的样貌,更是生活于此的人们对于“富足”与“家园”的全部想象。一个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现代化新城乡的蓝图,正从这深褐的底稿上,清晰地、有力地浮现出来。 暮色如纱,轻轻笼罩下来。工地上却亮起了灯火,一点,两点,继而连成一片璨璨的光河,与天际初生的星子遥相呼应。那机器的轰鸣,在夜的安抚下,也变得柔和了,像一曲深情的摇篮曲,又像一遍遍笃定的承诺。 我挚爱的土地啊,你这深褐的、宽厚而沉默的母亲!我们来了,带着一颗赤诚的心和一双勤劳的手。我们以智慧为笔,以汗水为墨,要在这无垠的画卷上,与你一同,写下这个时代最辉煌的诗行。听,那兰州现代化城市的新声,已在这片深褐色的土地上,怦然律动,声声不息。 | ||||
|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