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聚力黄河岸 绘就生态绿 | ||||
| ||||
寒露过后,黄河的风便有了筋骨,裹着西北的寒意,直直扑向羊曲水电站的项目部工地。往日里奔流不息的河水,此刻也敛了几分盛夏的湍急,却仍以稳健的节奏拍打着堤岸,像是为一线建设者们的四季度攻坚,敲起了沉实的鼓点。 工地上的风,刮过裸露的黄土坡,卷起细碎的沙粒,往工人的衣领、袖口钻,即便裹着厚实的工装,寒意也能顺着缝隙往里渗。正午的日头算不得暖,刚把冻僵的手指烘出些知觉,夕阳一沉,气温便急转直下,钢筋工器具的表面很快凝起一层薄霜,手中的工具变得冰手。可没人停下脚步——水土保持的沟壑要挖得规整,植被的幼苗要埋得严实,防渗膜的铺设要赶在寒潮来临前收尾,每一项工序都牵着“绿色电站”的最终目标,容不得半分懈怠。 项目部的灯,总比黄河的夜色亮得更早,也灭得更晚。白日里,工人们踩着结霜的便道穿梭在两岸护坡,铁锹与泥土碰撞的声响、机械的轰鸣,和黄河的水流声交织在一起,成了这片土地最鲜活的乐章;入夜后的办公室,厂房工程资料攻坚正酣,图纸细查、资料紧盯,保温杯的热气裹着专注,所有人都为10月底竣工资料移交发力,全力推进攻坚计划,确保按期履约。 他们守在这里,守着四季度的倒计时,也守着“清洁、高效、安全、履约”的标杆承诺。水土保持不是简单的种草覆土,是要让电站与黄河生态相融,让裸露的边坡披上绿装,让每一寸治理过的土地都经得起时间检验。寒风里,有人弯腰扶正刚长出的幼苗,指尖沾着泥土却笑得踏实;暮色中,有人沿着治理区巡查,手电筒的光在夜色里划出一道弧线,照亮了身后渐趋规整的绿带。 黄河奔流,从不停歇;一线坚守,亦从未动摇。当最后一缕阳光掠过电站的坝顶,当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目标终于达成,那些被寒风冻红的脸颊、被工具磨出的茧子,都成了最好的勋章。水电三局建设者们,以坚守对抗严寒,以实干守护生态,不仅为羊曲水电站的收尾工作筑牢了绿色根基,更在黄河畔写下了属于工程人“功成有我”的动人篇章。 | ||||
|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