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铁流震震映山河,匠心筑梦新时代——观阅兵式有感 | ||||
| ||||
金秋时节的北京,天高云淡,红旗招展。长安街上,铁流滚滚震天动地,银色战鹰呼啸长空。在这庄严而神圣的时刻,我有幸通过屏幕观看了震撼人心的阅兵式,心中涌起难以言表的激动与自豪。这不仅是一场国力的展示,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一次凝聚人心的盛大仪式,一次向世界宣告中华民族复兴伟力的庄严宣言。 阅兵场上,一个个方阵如移动的钢铁长城,人民子弟兵步伐铿锵,目光如炬,每一个动作都凝聚着千锤百炼的过硬本领。他们挺拔的身姿,坚毅的眼神,向我们诉说着什么是忠诚,什么是担当。装备方阵中,自主研发的新型武器装备琳琅满目,无不彰显着国家科技实力的飞跃提升。当战机划过长空,留下绚丽的彩烟,我不禁热泪盈眶——这就是我们强大的祖国,这就是守护我们和平生活的坚强盾牌! 作为一名水电三局的新闻宣传工作者,我在震撼与自豪之余,更感受到了肩上沉甸甸的责任。军人与建设者,虽然职责不同,但精神相通。战士们戍边卫国,守护的是国土安全;我们水电人奋战在江河之上、深山之中,建设的则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当战士们以整齐划一的步伐接受检阅时,我看到了与我们建设者相同的品质——纪律严明、团结协作、精益求精。当新型装备隆隆驶过,我想到了我们建设的一个个重大工程,同样凝聚着科技创新的智慧结晶。从施工技术的突破到环保理念的创新,从工程质量的把控到安全生产的坚守,每一项工作都需要如军人执行命令般的严谨和专注。 水电三局的建设者们始终以"打造精品工程"为己任。在荒无人烟的山沟里,我们顶着烈日严寒,攻克技术难题;在异国他乡的土地上,我们克服文化差异,展现中国建设的卓越品质。这种"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与阅兵式上展现的中国军人风采何其相似!每一个水电工程的建设过程,都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我们都以战士的姿态投入其中,以工匠的精神精心打磨。 阅兵式是国家实力的集中展示,而日常的建设工作则是国家发展的基础支撑。没有强大的国力,就没有我们安心搞建设的和平环境;而没有千千万万劳动者的辛勤奉献,国家的强大也就失去了根基。作为一名水电人,我深深体会到,爱国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体现在每一个工程细节中,融入在每一次技术攻关里,落实在每一份岗位职责上。当我们严格把控工程质量时,那是爱国;当我们创新施工工艺时,那是爱国;当我们培养青年技术人才时,那也是爱国。这种爱国,朴实无华,却坚实有力。 观看阅兵式,让我更加坚定了作为水电建设者的自豪感和使命感。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以笔为犁,以镜头为眼,用心记录下水电建设者的动人故事。我将用文字书写他们的坚韧与智慧,用镜头捕捉他们的汗水与笑容,让每一个感人瞬间定格成永恒。我们将以军人的标准要求自己,以阅兵式上展现的拼搏精神激励自己,继续在祖国乃至世界的建设战线上挥洒汗水,用一座座大坝、一项项工程,书写新时代建设者的爱国情怀。我们要让世人看到,中国建设者不仅能够打造世界一流的工程,更能够传承和弘扬中国人民的优良品质和精神风貌。通过笔尖流淌的真情和镜头定格的身影,我们将展现水电建设者最真实、最动人的风采,传递中国建设者的正能量。 铁流震震,映照的是大国威严;机器轰鸣,奏响的是建设者之歌。阅兵式上的铁甲洪流令人震撼,而遍布神州大地的建设工地同样热火朝天。两者交相辉映,共同编织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将把阅兵式激发的爱国热情转化为岗位奉献的实际行动,在水电三局这个大家庭中,共同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为民族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用实际行动向祖国致敬,向这个伟大的时代致敬! | ||||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