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铸就民生工程 铁军托起健康汀州——写在福建省汀州医院主体功能搬迁项目投用之际


发布日期:2025-05-12 信息来源:三公司 作者:冉倩 字号:[ ]

2025年3月30日,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迎来历史性时刻——由水电三局承建的汀州医院主体功能搬迁项目正式投入使用,成为当地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一座里程碑。这座建筑面积13.4万平方米的现代化三级综合医院,承载着闽西革命老区百万群众的健康期盼。

从荒芜之地到智慧医疗高地,水电三局以央企担当和工匠精神,历经数年精心雕琢,在红色热土上书写了新时代民生工程的标杆答卷。

使命担当:老区医疗升级的任务

老区人民的健康痛点。长汀县医疗资源长期薄弱。旧汀州医院建于上世纪80年代,床位紧张、设备老化,年门诊量超50万人次却难以满足需求。“许多重症患者不得不辗转龙岩、厦门就医。”项目负责人郭宏超回忆承接任务时的调研数据说到。

2019年,福建省政府将该项目列入“补短板”重点工程。水电三局凭借丰富的工程建设经验、雄厚的技术实力和良好的企业信誉,成功中标该项目。这一项目采用EPC工程总承包模式,涵盖门诊医技大楼、住院大楼、医学检查中心大楼等多个功能区,按三级医院标准设计,总建筑面积13.4万平方米,规划床位1000张。从项目启动的那一刻起,水电三局就深知责任重大,肩负着改善汀州医疗服务条件、提升县域医疗服务水平的光荣使命。

项目建设过程并非一帆风顺,诸多技术难题如一座座大山横亘在建设者面前。长汀县地处山区,地质条件复杂,场地平整和基础施工难度较大。为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项目组建了专业的技术团队,邀请行业专家进行论证,经过多次勘察和分析,最终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在基础施工中,采用先进的桩基技术和地基处理工艺,有效解决了地质难题,为后续工程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医院建筑对功能布局和空间设计要求极高,要满足医疗流程的合理性、患者就医的便捷性以及医护人员工作的高效性。为实现这一目标,项目团队与医疗专家紧密合作,深入调研国内外先进医院的设计理念,结合汀州医院的实际需求,对每一个功能区、每一条通道、每一间病房都进行了精心设计和优化。从门诊大厅的宽敞明亮到病房的温馨舒适,从医疗设备的合理布局到各类管线的隐蔽铺设,每一处细节都凝聚着建设者的智慧和心血。

此外,项目建设还面临着环保、节能等多方面的挑战。在环保方面,严格落实各项环保措施,对施工过程中的扬尘、噪声、污水等进行有效控制,最大程度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在节能方面,采用节能型建筑材料、高效的空调系统和照明设备等,实现建筑节能目标。同时,积极推进绿色施工,通过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合理安排施工工序等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

科技赋能:智能建造助力匠心雕琢

在信息化时代,科技创新为工程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汀州医院项目积极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手段,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

针对手术室净化、防辐射等特殊需求,项目团队引进BIM技术对设计、施工、运维等阶段进行数字化模拟和优化。通过建立三维模型,能够直观地展示建筑结构、设备管线等信息,提前发现设计和施工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调整和优化,有效避免了施工过程中的返工现象,提高了施工效率和质量。同时,借助BIM技术实现了各参与方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打破了信息壁垒,提高了沟通协调效率。

“智”建医院,打造院内高效物流通道。项目引入先进的智能轨道物流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理念,可根据医院实际布局进行灵活定制。轨道采用高强度、耐腐蚀材料,确保长期稳定运行。系统主要由水平轨道、垂直轨道、轨道小车、控制系统等部分组成,通过精准的轨道铺设,实现了门诊、住院、医技、药房、手术室等关键区域的无缝连接。水平轨道巧妙地安装在天花板或墙壁内部,既不占用地面空间,又保证了轨道小车的顺畅通行;垂直轨道则通过专用井道,实现不同楼层之间的高效运输,解决了传统物流方式在楼层间转运的难题。

在施工现场管理方面,项目运用智慧工地管理系统,实现了对人员、设备、材料、安全、质量等方面的实时监控和管理。通过安装在施工现场的各类传感器、摄像头等设备,将采集到的数据实时传输到管理平台,管理人员可以随时随地了解施工现场的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一个大型项目的成功离不开各方的协同合作。在汀州医院项目建设过程中,建立了高效的沟通协调机制,定期召开工程例会、专题会议等,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各方在工程质量、进度、安全等方面达成了高度共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为打造精品工程而努力。设计单位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时优化设计方案,为施工提供技术支持;监理单位严格履行职责,加强对工程质量和安全的监督管理,确保各项施工规范有序进行;各专业分包单位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在各自领域精益求精,为项目建设贡献力量。

为了激发参建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确保项目按计划顺利推进,项目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劳动竞赛活动,制定了详细的竞赛方案,明确安全目标、质量目标、进度目标和产值目标,并根据现场施工进度产值完成情况、节点工期完成情况、质量以及安全文明施工情况进行考核,对表现优秀的班组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通过劳动竞赛,在项目建设现场营造了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的良好氛围,有效推动了工程建设进度。

民生答卷:从工程验收到生命护航

百年汀医新起点,初心如磐展宏图。经过数年的艰苦努力,福建省汀州医院主体功能搬迁项目终于迎来了胜利的曙光。2025年3月30日,新院区正式投入使用,住院患者转运工作有序进行,门诊各诊室也在新院区正式开诊。医院推门见庭院,推窗现绿意,智能化设备随处可见,前来就医的患者有序就诊,井井有条,深度融合了智慧医疗与人文关怀,实现患者就医的便捷化和临床诊疗的高效化,标志着县域医疗卫生事业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走进新院区,AI科技与人文交融的气息迎面而来。门诊区域全面升级智能化服务:智能叫号系统、自助挂号缴费终端构建起全流程电子就诊体系,挂号、缴费、候诊等环节无缝衔接。新院区通过空间布局优化,将超声科、放射科、医学检验科等检查检验科室与门诊科室呈环抱式分布,打造出“检查-诊断-治疗”高效协同的诊疗闭环,还能通过自动扶梯便捷地穿梭于门诊各楼层,高效完成“一站式”健康服务,真正实现“少跑腿、快就医”的现代化诊疗新体验。

“新院区环境宽敞又安静,真的非常好,比老地方宽敞好多,设备也先进,医生和护士很有耐心,服务态度也特别好,对我们非常热心,在这心情好,心里都暖和。新院区的服务真是太好了,太方便了!”患者家属说到。

百年老院迎来发展新机。新院区的启用,极大地改善了汀州医院的医疗服务条件,增加了县域优质医疗资源供给,满足了广大群众日益多元化的就医需求。据了解,新院区全面启用后,预计年接诊能力可达80万人次,将有效缓解区域优质医疗资源紧张局面,长汀人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卫生服务。

人文交响:三局铁军与革命老区的双向奔赴

最好的建筑,是能让百姓触摸到温度的建筑。作为一家央企,水电三局在强化项目履约的同时,始终牢记社会责任,积极投身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汀州医院主体功能搬迁项目的顺利建成,不仅是水电三局在工程建设领域的一次成功实践,更是履行社会责任、助力地方民生事业发展的生动体现。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水电三局积极吸纳当地劳动力就业,为促进地方居民增收做出了贡献。同时,注重与当地企业的合作,优先采购当地的建筑材料和设备,带动了地方相关产业的发展。此外,还积极参与当地的公益事业,开展了一系列创城、扶贫帮困、关爱弱势群体等活动,得到了当地政府和群众的广泛赞誉。

民生福祉,崭新希望。当首批新生儿在新产科降生,当八旬老人在智慧药房10秒取到药品,水电三局建设者的汗水化作生命的温度。从江河湖海到民生工程,这支“大国工匠”队伍正以“水润万物”的情怀,在新时代谱写更多“健康中国”的动人篇章。

福建省汀州医院主体功能搬迁项目的建成,是水电三局用汗水和智慧书写的民生篇章,也是央企担当的生动诠释。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新的医院将承载着汀州人民对健康的美好向往,开启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新篇章。而水电三局的建设者们,也将带着这份荣耀与责任,继续奔赴下一个工程现场,创造更多的辉煌业绩。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