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尔挡水电站泄洪雾化治理工程提前竣工


发布日期:2025-11-21 信息来源:一公司/中西非公司 作者:韩建伟 字号:[ ]

11月20日,由水电三局一公司/中西非公司承建的玛尔挡水电站泄洪雾化影响区两侧边坡治理工程宣告全面竣工。该项目较原定计划整整提前一年完成,标志着水电站应对泄洪雾化影响的关键防护体系全面形成,为电站长期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坚实保障。

玛尔挡水电站位于平均海拔3300米的青藏高原,是我国实施“西电东送”战略的重要电源点,也是推动绿色能源发展、服务“双碳”目标的标志性工程。电站年均发电量73.04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准煤22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816万吨,生态效益显著。然而,水电站泄洪时产生的极强雾化水流,对两岸边坡的稳定构成了潜在威胁,实施专门的雾化治理工程至关重要。

本次全面竣工的治理工程,系统性地覆盖了多个关键部位。主要包括G227国道垭口边坡的综合防护体系、尾水平台后方边坡的大面积混凝土护坡,以及消能区左岸顶部受雾化影响严重的1、2、3号区域。这些工程的实施,极大地增强了边坡抵抗水流冲刷、风化剥蚀的能力,有效消除了地质灾害隐患,构筑起一道守护电站与周边基础设施安全的坚固屏障。

项目团队在施工中直面高原缺氧、昼夜温差大等恶劣自然环境,更遭遇了“红层”边坡这一特殊地质难题——该类岩土遇水极易软化、失水后快速崩解,给边坡稳固带来巨大挑战。为攻克难关,项目部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创新采用“党员+群众”联合攻坚机制,组建突击队,让党旗在施工一线高高飘扬。同时,项目管理实行24小时不间断作业模式与日协调督办制度,确保问题不过夜、衔接无空隙,极大地提升了施工效率与执行力。

在面对高原环境下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难题时,项目团队大胆优化施工方案,精细统筹工序衔接,并积极引入滑模浇筑等先进工艺。该工艺不仅实现了混凝土的连续、快速作业,更显著提升了实体结构的密实度与整体质量,做到了进度与品质的双重保障,生动诠释了高效优质的“电建速度”。

玛尔挡水电站作为一座现代化的“智慧型”绿色电站,其对安全运行的要求极高。此次泄洪雾化治理工程的顺利并提前收官,彻底解决了制约电站满负荷运行的一项关键风险,为电站未来长期、安全、高效运营奠定了不可或缺的基础。不仅彰显了三局儿女在高原复杂条件下的施工能力与担当精神,更是作为国资央企积极响应国家战略、保障能源安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生动体现。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