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光而行 勘测设计研究院重点光伏新能源项目强势推进


发布日期:2025-09-22 信息来源:设计研究院 作者:闫成博 字号:[ ]

面对行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勘测设计研究院始终秉持创新驱动的发展理念,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积极投身光伏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探索与建设,通过科学规划、精准施工和全周期管理,在屋顶分布式光伏、大型地面电站等领域多点发力,多个项目取得了显著进展。

广宁县公共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一期)为广宁县重点分布式光伏发电示范项目,设计研究院以专业能力保障项目高效发电、安全运行,助力广宁打造绿色能源标杆,推动县域能源转型与可持续发展。项目运行以来,在能源供给、产业升级、生态保护、城市形象塑造以及社会民生改善等多个维度产生了深远意义。该项目高效依托政府公共建筑屋顶资源,创新采用“阳光棚+阵列支架”双模式,在县域内高新工业园二期、妇幼保健院、体育训练中心及县中医院等地建设总装机容量约6.6MWp的绿色能源电站;采用“自发自用+余额上网”机制,依托公共屋顶建设太阳能电站模式运行。目前已经完成高新工业园二期A2安装315.06kWp,A7安装784.11kWp,工作等待接入电网。该模式为县域工业园区绿色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广宁样本”,形成“光伏+建筑”的节能降碳协同效应,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科尔沁左翼后旗3.591万千瓦光伏帮扶电站是集清洁能源开发、生态保护、乡村振兴于一体的综合性工程,精准帮扶3591人。设计研究院通过精准量化设计,科学规划科左光伏布局,创新设计保障高效发电,为项目顺利推进筑牢根基,使该项目成为通辽地区沙区生态治理和乡村振兴的绿色引擎。该项目坐落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总装机容量3.735万千瓦,交流侧额定容量3.591万千瓦,采用615Wp和620Wp双面组件与组串式逆变器技术,通过“板上发电、板下治沙、产业惠民”的立体化开发模式运行,分两个地块建设,项目建成后首年发电量可达0.5286亿千瓦时。设计研究院将持续助力科左光伏帮扶项目推进剩余工程建设,确保早日全容量并网发电。

咸阳市武功县恒联众一和美农科技5.94兆瓦工商业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是陕西江河水利水电土木勘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自主营销取得的首个分布式光伏EPC项目,对推动当地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生态意义重大。项目选址于陕西恒联众一实业有限公司和陕西美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厂区内,充分利用两企业厂区屋顶总面积约56695平方米的空间建设,工程总容量为5.94兆瓦(安装容量7.127MWp),采用N型580Wp单晶单面单玻电池组件,搭配固定支架,以固定式、平铺方式运行,方位角随建筑物调整组件布置,组件串由24块组件串联组成;运行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经测算,本工程首年理论发电量为 7181兆瓦时,年利用小时数 1008小时。25年运营周期内,预计总上网电量 167378兆瓦时,平均年上网电量 6695兆瓦时,平均年利用小时数为939小时。目前项目已完工,有效缓解当地供电紧张局面,为区域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在新型能源产业发展征程中,设计研究院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号召,紧跟公司重大决策部署,积极献力新能源光伏项目。从深度参与嘉峪关770兆瓦大型光伏发电项目的勘察设计,到独立负责武功厂区的“高效光伏阵列”、科尔沁沙地的“光伏蓝海”和广宁屋顶的“阳光矩阵”等中小型光伏 EPC 项目,设计研究院始终秉持专业精神,以实干笃行推动新能源光伏项目高效建设,在中小型光伏项目EPC领域和大型项目勘察设计领域具备一定的硬实力和综合规划能力。

未来,设计研究院将持续深耕战新领域,以高质量项目为依托,突破技术瓶颈、优化服务链条,主动服务、乘势而上,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为公司和行业新能源高质量发展贡献坚实力量。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