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小西沙棚改项目第二十一中学和第二十六小学全部交付使用 | ||||
| ||||
日前,随着最后一批学生踏入校园,由水电三局承建的榆林市榆阳区小西沙棚户区改造项目N3标段迎来历史性时刻——榆林市第二十一中学、第二十六小学及周边市政配套设施全面交付使用,标志着这一省级重点民生工程在保障区域教育配套、改善民生福祉的征程中迈出关键一步,也兑现了水电三局对榆林人民建设高品质安居工程的庄严承诺。 作为小西沙棚改片区的“教育引擎”,二十一中学与二十六小学总建筑面积超3.65万平方米,覆盖从小学到初中的九年一贯制教育需求。项目建设期间,项目部始终以“建百年校园,育时代新人”为目标,在64.24亩的规划范围内,不仅完成了教学楼、宿舍楼、风雨操场等5栋主体建筑的建设,更同步落地了校园智慧安防系统、多媒体教学平台、标准化实验室等现代化教学设施,以及300米环形跑道、篮球场、景观步道等配套场地,全方位满足师生教学、运动、生活需求。 相较于阶段性交付,此次全部交付的背后,是项目部对“细节零疏漏、功能全达标”的严苛追求。针对前期剩余的教学功能区收尾工程,团队成立专项攻坚组,制定“一区域一方案”推进计划:在风雨操场建设中,通过精准测算场地坡度与排水走向,采用高弹性塑胶材质铺设运动地面,同时优化防风挡雨棚的钢结构支撑间距,确保篮球、排球等球类运动的场地平整度与遮阳避雨效果达到国家户外体育设施一级标准;在体育馆施工中,采用防潮耐磨材料打造地面基层与器材储藏区,重点完成了室内照明系统、通风换气设备及篮球架、羽毛球网等运动器材的安装调试,同步对场馆消防通道、应急照明等安全设施进行多轮检测,实现交付即能用。 如今,走进崭新的校园,标准化的教学楼、多功能报告厅、塑胶跑道、现代化实验室等设施一应俱全,可为广大师生提供信息化、智能化、便捷高效的教学与生活服务;校园户外操场占地面积达7550平米,活动设施设备俱全,可为师生提供充足的活动空间,让体育活动和课余生活变得丰富多样;学校同期可开设教学班54个,提供优质学位2500余个,有效解决了周边居民子女“上学难”的问题。 此次两所学校的顺利交付,不仅是水电三局积极参与榆林城市建设和民生改善的又一力证,更是央地携手、合作共赢的典范。下一步,项目部将配合学校做好后期运维保障工作,同时全力推进小西沙棚改项目剩余住宅及商业配套建设,持续为榆林城市更新与民生改善贡献水电三局力量。 | ||||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