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集群贤 “蓄”能未来中国能源研究会抽水蓄能专委会学术年会在西安举行 | ||||
| ||||
10月21日,2025年中国能源研究会抽水蓄能专委会学术年会在西安举行,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论述,聚焦“以科技创新引领抽水蓄能高质量发展”主题,交流技术、碰撞思想、凝聚共识,共同为我国抽水蓄能产业科学布局与创新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在当前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并网、能源转型加速推进的新形势下,抽水蓄能凭借其技术成熟、经济性优、具备大规模开发等优势,正在成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持续推进,电源结构和电网形态正在发生着深刻的转变,系统安全稳定也面临着重大考验。在加快构建清洁低碳、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的新型电力系统中,进一步准确认识抽水蓄能的功能定位,更好发挥抽水蓄能的基础性调节作用、综合性支撑作用和公共性服务作用,以科技创新引领抽水蓄能高质量发展,成为摆在抽水蓄能行业面前的重要课题。 年会由中国能源研究会抽水蓄能专委会主办,水电三局、国网新源西北开发建设分公司、国网新源抽水蓄能技术经济研究院、西安理工大学、西安西电开关电气有限公司联合承办。 上午举行全体会议,中国能源研究会抽水蓄能专委会主任委员侯清国主持会议,中国能源研究会理事长史玉波、陕西省能源局副局长刘齐、水电三局党委书记、董事长王琪先后致辞。 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鲁刚,国家能源局电力安全监管司副处长易俗,西安理工大学教授冯建军,先后发表主旨演讲。 抽水蓄能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雷体钧、孙晓雯分别作《新型能源体系下抽水蓄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功能定位及产业发展政策研究报告》和《〈抽水蓄能电站可持续评价导则〉团体标准》成果发布。 下午设三个分会场,分别开展抽水蓄能创新管理及科技发展技术交流,抽水蓄能设计建造关键技术及创新发展交流,抽水蓄能青年工作者论文及技术交流。 年会内容覆盖宏观政策、产业规划、前沿技术、工程管理、青年人才培养全生态链,既是行业智慧的交流平台,也是产业发展的聚力纽带。与会的政、产、学、研、用各界代表,畅所欲言分享实践经验,集思广益探讨前沿技术,取长补短凝聚合作共识,为推动我国抽水蓄能高质量发展、服务新型电力系统构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积极贡献智慧和力量。 年会认为,实现“双碳”目标,能源领域是主战场,电力系统是核心载体。七十多年来,我国抽水蓄能产业从蹒跚起步的“探索期”,到技术完善的“成长期”,再到如今大规模开发建设的“爆发期”,每一步都铭刻着奋斗的印记,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 “十四五”以来,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迈出坚实步伐,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截至2024年底,我国抽水蓄能累计装机容量达5869万千瓦,占全球总量近30%,连续九年位居世界第一;核准在建项目151座,总装机容量约2亿千瓦,建设规模空前;规划待建站点资源规模更是高达16亿千瓦,发展潜力巨大。 年会指出,当前,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源网储荷协调互动的新型电力系统已成为国家战略,抽水蓄能作为系统中“稳定器”“调节器”“平衡器”的核心作用,已在保障大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优化全系统经济效率等方面形成广泛共识,必将成为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战略支撑。 中国水电三局始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是伴随共和国成长的骨干建筑类施工企业。水电三局现持有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建筑、市政、电力、机电、矿山 5 项施工总承包一级等 50 余项资质,业务涵盖能源电力、水资源与环境、绿色砂石、轨道交通、城市基础设施等领域。水电三局致力于科技创新引领,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拥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基地等多个创新平台。 抽水蓄能是水电三局核心业务品牌,作为该领域建设主力军,水电三局建设者亲历并见证了我国抽水蓄能事业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历程。自上世纪 90 年代进入抽水蓄能领域以来,水电三局先后参与山西西龙池、江苏溧阳、河北丰宁、新疆阜康、黑龙江荒沟、青海南山口等国内外 40 余座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形成了复杂地质条件下地下厂房安全高效施工、超强压力钢管制造安装、可逆式变速机组安装调试等关键技术,荣获科技进步奖 17 项,授权专利 209 件,获批工法 32 部,主参编标准 9 部。 | ||||
|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