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集团新闻


爱的守“沪”——黄河三门峡医院援沪抗疫纪实


发布日期:2022-05-25 信息来源:水电十一局 作者:倪萌聪 龚家卉 字号:[ ] 分享

2022年的上海,疫情的惊雷响在春雷之前。

3月28日,上海全员足不出户实施核酸筛查;

4月7日,上海新增感染者超过2万例;

4月10日,上海累计感染者超过18万例。

……

上升的数字,慢下来的上海,牵动着无数人的心。

4月11日,国务院国资委组织十余家中央企业医疗队奔赴上海开展抗疫工作。中国电建十一局黄河三门峡医院42名医护人员组成援沪医疗队,紧急出发驰援上海。

他们毫不迟疑,奔赴战场 ,在暗夜中笃信前行有光,用战“疫”有我、命运与共的央企担当,在这场爱的守“沪”里,贡献电建力量。

一场星月映照的奔赴

1000公里的逆行,他们紧急驰援。

早上5点40分,天刚蒙蒙亮。黄河三门峡医院儿科二区医生杨晓林提着行李出门了,她着急到黄河三门峡医院与医疗队的其他队员们汇合。

根据国务院国资委党委的安排部署,4月14日上午7点20分,由中国电建十一局黄河三门峡医院42名医护人员组成的援沪医疗队紧急出发驰援上海,杨晓林就是其中的队员之一。

自上海发生疫情以来,不断往上跳动的确诊病例数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4月11日,国务院国资委党委迅速组织中国电建、通用技术集团、中核集团、航空工业、国药集团化学工程等10家央企的11支医疗队紧急驰援上海。

受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郝鹏委托,副主任任洪斌勉励中央企业援沪医疗队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以精湛医术和医者仁心,同时间赛跑、与疫魔较量,为上海早日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攻坚战作出国资央企应有的贡献。

黄河三门峡医院在接到通知后闻令而动,广大医护人员纷纷报名请战,争相为抗击疫情贡献力量。最终,结合人员专业与援外、援鄂的抗疫经验,挑选出涵盖中医、重症、呼吸、儿科、院感等科室42人的援沪医疗队。这支队伍与其他10支中央企业队伍共320人,一同组成中央企业援沪医疗队。

“我们一定不辱使命,团结拼搏,克难攻坚,打好守‘沪’攻坚战,圆满完成任务!”出发前,黄河三门峡医院院长、中国电建十一局黄河三门峡医院援沪医疗队队长涂学亮代表队员们坚定表态。

在黄河三门峡医院中心广场上,丈夫送妻子,母亲送儿子,女儿送妈妈,同事送战友……

“妈妈,你怎么又要走啊,我舍不得你!”黄河三门峡医院院感科副主任护师蒋荣荣深情地望着两个孩子,眼泪在眼眶里止不住地打转。两个月前才刚刚完成海外巡诊工作回来,这次面对上海疫情她毅然选择了再次出征。

未婚妻张茜要去上海了,同为黄河三门峡医院手术室护士的侯敬萱有些着急,原定于4月29日的婚礼怎么办?“婚礼可以延期,但疫情不能等人,我在家等你平安回来。”在察觉到张茜的心思后,侯敬萱给了她莫大的鼓励与支持。临出发上海的前一天,两个人在婚姻登记处工作人员的见证下领取了结婚证。

中国电建党委和水电十一局党委对此次援沪抗疫工作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向援沪医疗队队员发来关心与问候,希望医院和队员们继续发扬优良传统,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展现十一局人的风采,全力以赴打好此次疫情防控阻击战,圆满完成党和国家交给的任务,为央企争光,为集团添彩。同时要做好防护,保重身体。

三门峡市委市政府、水电十一局等单位的领导也为医疗队深情送行。

“女士们、先生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欢迎中国电建十一局黄河三门峡医院援沪医疗队乘坐本次列车......”在西安北开往杭州的G1900次列车上,列车长通过广播代表全体乘务人员向逆行出征的援沪医疗队队员表示崇高的敬意。

在疾驰的列车上,一位乘客特意为队员们订了一份豆豉回锅肉盒饭作为午餐,并通过送餐员表达了他内心的敬佩之情.....42份盒饭,带给队员的是无言的鼓舞,无声的感动。

当天14时04分,列车准点驶入杭州东站。17时40分,援沪医疗队安全抵达上海。

告别家人,转身逆行,一个个平凡的身影挺身而出,开启了以生命捍卫生命的征程。

一番生命相托的战斗

从7月龄的宝宝到102岁的老人,他们用挚爱守护苍生。

“今天感觉怎么样?”从检查报告、症状感觉到吃饭吃药,作为第一批进驻上海四院的5名医生之一,黄河三门峡医院副院长、援沪医疗队临时党支部书记杜睿总是事无巨细。“这里收治的患者数量较多,几乎每天都有加床。最大患者年龄102岁,最小年龄7个月。一些高龄患者合并多种基础病,病情变化快、风险高。”

4月16日下午2点,杜睿带领9名队员以及航天中心医院的医护人员正式进驻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接管第九、十、十一、十六病区的医疗和护理工作。

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是上海市委市政府指定的15家新冠肺炎定点医院之一,承担着上海市虹口区确诊病例医疗救治任务。这里感染风险高、工作难度大、救治工作艰难。“这就意味着我们的医护人员将面临极大的风险,任务十分艰巨。”杜睿说。

从驻地到医院要40分钟的车程;一天4个班,一个班6个小时;4个病区500多张床位;问诊、下医嘱、查体、抢救、换药、输液、监测、送餐;对病危的患者密切观察并记录,上报重点关注病人信息;组织诊疗培训、日例会;完善详细的交接班制度……

在上海四院,队员们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戴着护目镜、面罩、口罩和三层橡胶手套,需要消耗更多的体力去工作。每次轮班下来浑身都被汗水浸透,耳朵被口罩带子勒得痛到几乎没有知觉。但队员们却表示恨不得自己长出三头六臂,24小时驻扎在医院里,不愿意耽误任何一点时间。

谈起进入病区的第一个夜班,队员陈晓洁感触很深,“那天是我平生第一次穿纸尿裤,自己琢磨了半天才穿上。”她有些不好意思,“为了节省防护服,我们基本都是在岗6个小时不吃不喝。”

“摘掉防护面罩,面部都被勒变形了。有一次跟家人视频,孩子都没认出我来。”队员张丽洋说道。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暖意也开始在病房内回荡,医疗组组长王宏伟在日记里记录了这样一件事——

一位近百岁高龄老人,因各项指标结果不乐观,白天已抢救一天。晚上8点,王宏伟接班后经过连续抢救,情况虽有所好转,但按照医疗流程还是要下达病危通知书。接电话的家属是一位大约60多岁的阿姨,当知道这通电话是从上海四院打来的,就哭着问是不是自己的妈妈不行了。当得知老人情况稍好一点时,对方的情绪才慢慢镇定下来,“我的母亲是新中国第一代大学生,是一个高级知识分子,一辈子为国家做了不少贡献。因为自己也在封控区,没办法出来照顾妈妈。感谢你们冒着生命危险来到上海帮助我们。”凌晨2点,王宏伟与队友们交班时,老人已经苏醒过来,对他们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谢谢侬”。

白衣战士牵挂患者的目光,就是千万患者的希望。

儿科医生杨晓林是援沪医疗队医疗组唯一的一名女医生,最让她放心不下的是一个7个月的小宝宝。一次,在仔细查看患儿的病情之后,杨晓林轻轻地握了握小宝宝的手,哪曾想小宝宝竟使出了全身力气,紧紧地握着她的一根手指头不肯松开。“他认真地凝视着我,纯洁的眼眸令我难忘。”杨晓林十分动情,“在那一刻,我好想抱抱他,想给他‘医生妈妈’的温暖。小宝宝笑了,那是世间最美的笑脸。”

连续抢救危重病人数小时,是担当;忍住大汗、胸闷、饥渴感以及身体上的疼痛感,是担当;近距离护理卧床患者,为他们拍背、吸痰、翻身、协助大小便,也是担当……这就是英雄的模样。

一次山海情深的相逢

当天鹅城遇见上海滩,他们被爱温暖着。

“洗衣盆、消毒桶、消毒喷壶、剪刀、矿泉水、拉拉裤,物资比较多,在酒店的队员可以下楼帮忙搬运。”

4月16日晚10点,上海市河南三门峡商会捐赠的物资由专人送至医疗队驻地。这一车物资,是上海市河南三门峡商会克服万难,为远道而来的援沪老乡们专程送来的。

“广大上海人民将永远铭记这份情谊。”4月20日,上海市政协主席董云虎看望慰问央企援沪医疗队队员,称赞他们在疫情防控最严峻最困难的关头,在上海人民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千里驰援,为沪解难,与上海人民共克时艰、共渡难关。

组织的温暖让大家如沐春风,多日来的疲惫和辛劳,仿佛也随之烟消云散。

“一根火腿肠、一个卤蛋、一碗泡面。本想着生日就这样过了,没有想到还过得这么隆重,这或许是我们这一生中最有意义、最值得纪念的生日了。”到达上海的第三天,驻地酒店为队员姚佩和刘园园准备了一束鲜花、一个蛋糕作为生日礼物,这让两人激动不已。

凌晨下班,回到酒店打开手机,陈军颜看到了女儿们录制的节日视频,心里暖暖的。“在母亲节这天收到孩子们的祝福,很感动。当妈妈之后,才理解母亲对孩子的牵肠挂肚。”

黄河三门峡医院援沪医疗队的很多队员,既是母亲,也是女儿。

“妈妈,今天是我支援上海的第24天,这是我大学毕业以后第一个不在你身边的母亲节,请相信女儿,我会照顾好自己,也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保护和救治更多的人。等我回去,我要吃你烙得葱油饼。”队员孟阁给妈妈发去短信。

温暖城市的人,也被城市温暖着。

五一期间,上海外滩观光平台对援沪医疗队开放,让工作繁重的医护人员在下班后,能来外滩打卡留念。“这是我第一次来上海,没想到是以这样的方式。我们一起加油,美丽的上海马上就会充满活力地回来。”队员李文亚激动地说。

“你们白衣为甲、逆行出征,义无反顾奔赴上海抗疫一线,用实际行动展现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崇高精神。”在援沪的第39天,队员们迎来了第111个国际护士节。国资委党委和水电十一局党委向援沪医疗队队员们发来慰问信。“今年的护士节,我们收到了最珍贵的礼物,我会把这两封信好好珍藏。”队员杨晓林说道。

被悉心照顾的不仅仅是黄河三门峡医院的42名医护人员,还有中央企业援护医疗队另外10支央企队伍的278名“大白”。

“感谢涂领队!我们初到上海,物资紧缺,涂领队带领的黄河三门峡医院团队通过多方尝试和努力,从三门峡商会争取到大量紧缺的生活物资,解决了我队的燃眉之急。”5月21日,在即将结束本次抗疫任务之际,核工业总院特地向中央企业援沪医疗队总领队、临时党委书记涂学亮送上感谢信。“工作期间,涂领队对我们的工作环境及队员身心健康关心备至,每次交班,特别叮嘱大家要注意防护。五中方舱工作期间,涂领队亲自协调当地多部门,及时化解工作中的堵点,快速改造缓冲区的更衣间,赢得了全体队员的拥护。”

每一位援沪的医护人员,在他们的记忆深处,有对抗疫情的拼尽全力,更有被爱包围的感动。在上海收获的这些爱护与守候,化为他们征战的铠甲,也汇聚成最强的战“疫”洪流。

一颗炙热滚烫的初心

最危险的地方,总能看到鲜红的党旗在飘扬。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

5月20日下午,中央企业援沪医疗队临时党委召开会议,表决通过黄河三门峡医院援沪医疗队的29名队员火线加入党组织。

面对鲜红的党旗,新党员们内心激动,30多天援沪战“疫”的画面历历在目,仿佛又回到了递交入党申请书的那个夜晚。

“我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用最好的年华,回馈祖国、回馈党!”

“有险我先上,有困难我来扛,直到抗疫胜利!”

“请党组织批准!”

4月15日,孟阁、吕倩倩、杜海音、刘俊红、蔚苗苗等20 多名队员顾不上一天的劳累,奋笔写着自己的入党申请书。

“看着埋头书写入党申请书的队友们,我仿佛看到了当初援鄂战‘疫’一线上那个一心向党组织靠拢‘火线入党’的自己。”虽然年轻,但李萌已是一名参加过武汉、海外的“老将”了。2020年,在武汉抗疫的她,郑重地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并在2020年2月27日如愿成为一名预备党员。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他们无畏奉献的精神,感染着身边的人。

“医院里还有许多需要我去帮助的患者,我必须化悲痛为力量,打起一百倍的精神为他们做好护理服务,争取让他们早日出院与家人团聚。我想,这也是对爷爷最好的告慰。”4月24日,队员姚佩结束夜班工作,得知亲人刚刚离世的消息时,面朝家乡的方向深深地鞠上三个躬,以特殊的方式向她此生挚爱的爷爷作最后道别。爷爷突然离世自己却不能回家送行,成了姚佩心中最大的遗憾与刻骨铭心的痛,但她并没有因此而消沉。正如她在入党申请书上写的那样,“党员,就要时时刻刻冲在最前面!”

为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4月13日,经上级党委批准,成立中国电建十一局黄河三门峡医院援沪医疗队和医疗队临时党支部。 4月15日上午,援沪医疗队临时党支部召开第一次会议,9名党员和3名预备党员在临时党支部书记杜睿的带领下重温入党誓词。面对鲜艳的党旗,大家热血澎湃。

4月26日,队员张丽洋要在病区值夜班,这一天也是她和爱人冯小坡结婚六周年纪念日。“我和他都是党员,我报名去上海的时候,他很支持我”,张丽洋说道,“他说党员就要冲在最前面,放心去吧,这是你的责任。从现在开始,家里的所有事情你都别操心了,你只管做好自己的工作,平安回来就行。”丈夫的支持,给了她莫大的鼓励。

工作中,张丽洋也一直以党员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很多患者年纪大血管不好找,情绪也不稳定,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要更加谨慎,有时一系列操作下来,我们的衣服都湿透了,再加上戴着防护口罩更是闷到难以忍受。”张丽洋说道,“没有一个人退缩,守护祖国,守护人民,共产党员永远都冲在前面。”

困难时刻,总有鲜红的党旗高高飘扬;疫情面前,总有党员挺身而出冲锋在先。在这场逆行中,他们用滚烫的初心,照亮着前行的路,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时刻,将希望之光点燃。

“在上海四院的39天,黄河三门峡医院和航天中心医院的69名医护人员共收治疑难、复杂、高龄、危重症患者552名,抢救危重症患者107人次,完成各项护理操作11.32万次,并实现了医护人员零感染的目标”,涂学亮骄傲地说,“不负所托,不辱使命,我们可以放心回家了!”

“心贴心

我们把爱聚一起

逆行者战疫

无所畏惧

五星红旗下

看我十四亿姐妹兄弟

共同欢唱战疫胜利的歌曲

这就是华夏儿女创造的奇迹

......”

即将出征的援沪医疗队

请战书

送别

在上海四院

为7月龄的小患者诊疗

整理病患资料

与患者沟通

接收捐赠物资

酒店为队员准备的生日蛋糕

火线入党

圆满完成任务离沪

平安凯旋





【打印】 【关闭】
浏览次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