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专题报道


老骥伏枥志千里 矢志不渝三局情——记股份公司改革开放40周年先进“老典型”姬脉兴同志


发布日期:2019-03-04 信息来源:党委工作部 字号:[ ] 分享

本报记者 李国欣 张锐


回望改革开放40年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勾勒出国有大型企业——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40年来的发展轮廓。

伴随着改革开放40年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水电三局也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逐步壮大,为社会发展不断贡献着力量。翻开历史的篇章,那些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三局故事,诠释着“自强不息、勇于超越”企业精神,传承着中国水电奋斗精神的先进典型人物,正是这一切的亲历者和传承者。

42年水电生涯,历经改革开放的汹涌浪潮。67岁高龄的水电三局首席技术顾问姬脉兴同志,用他勤勉与奋斗的“三局故事”,诠释着水电人的“初心”。

改革开放迎来科技春风

姬脉兴,男,1951年出生,中共党员,河南睢县人,大学文化程度,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水电三局首席技术顾问。

大江东去浪淘尽,永怀初心向前行。从长江到黄河,从汉江到澜沧江,42载春秋,姬脉兴怀着一颗水电人的“初心”,足迹遍布祖国的大江大河,数以百计的水电工程见证了他勤勉与奋斗的水电生涯。

长江三峡电站、黄河拉西瓦电站、汉江安康电站、澜沧江景洪电站……姬脉兴把自己的理想和事业深深根植在这大大小小百余项工程中。“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水电建设股份公司首批技术带头人”“三峡工程优秀建设者”“陕西省科学技术学会优秀工作者”,一份份沉甸甸的荣誉是他传承水电奋斗精神最好的诠释。

姬脉兴在1976年大学毕业后加入水电三局工作,谈到改革开放的最初记忆,他至今仍清晰地记得:参加工作两年后,我从报纸上得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停止使用“阶级斗争为纲”,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口号。

1978年年末,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这一“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变化太大了!虽然改革开放前也提‘洋为中用’‘消化吸收’,但是像我们这些技术干部,还是要夹着尾巴做人。改革开放之后,国家大力重视科学技术,而像我这样的技术干部恰恰是最直接的受益者。这42年来的工作生涯,更是见证了祖国改革开放的波澜壮阔。”谈起改革开放40年,姬脉兴感触颇深。

姬脉兴不仅是改革开放40年的亲历者,更是受益者。在科技工作者姬脉兴看来,改革就是释放我们自己的内在力量,开放就是我们利用世界的外部力量。

改革开放需要走出国门,开眼界、长见识。姬脉兴对于中国水电“走出去”则深有体会。

1993年,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姬脉兴有幸走出国门。他怀着满腔热血来到了中东国家阿联酋,担任阿联酋西部污水处理系统项目总工程师。

踌躇满志的他刚到项目部,就被一件小事打击了。他逛遍了周边的市场,都没有买到绘图用的板、尺等工具。当他陷入沉思中时,发现阿联酋人已经在用计算机做专业设计了。

这个小细节让他深深意识到,中国水电行业与国际水平存在着巨大差距。而在后续施工过程中,与外方业主的沟通更是让雄心壮志的姬脉兴郁闷不已。中国水电行业的实力并没有得到外方业主的认可,对于中方代表的意见,业主方面根本不予理会。

自那时起,姬脉兴下定决定,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外方业主重新认识中国水电。

“三七八”联总的“参谋长”

改革开放后,中国水电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姬脉兴感叹,真是赶上了好时代!勤奋好学的姬脉兴一头扎进了科技的海洋,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工程,给了他施展才华的大舞台。

三峡工程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也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世纪工程”。水电三局、七局、八局组成了“三七八”联合体进驻三峡。在三峡工程建设过程中,姬脉兴先后担任了联合体副总工程师、三七八联总副总经理、永久船闸前期领导小组组长、水电三局局长助理兼三峡指挥部指挥长、党工委书记等重要职务。这个团队承担了左右岸电站厂房、永久船闸等20余个项目,总合同额近50亿,创造了中国水电史上第一个强强联合的“三七八精神”。

姬脉兴带领的技术团队攻克了蜗壳保温保压、高温季节浇筑大坝基础约束区混凝土、永久船闸高边坡施工等多项技术难题,为年产400万立方米混凝土的世界纪录,中国最大发电机组埋件安装,世界最大船闸弧形闸门安装等施工做出了突出贡献;为确保左岸机组按期发电,右岸机组提前一年发电解决了大量的技术难题。

奋斗在长江三峡的六年时间里,最让姬脉兴感到欣慰的是,外方代表由衷感叹“没想到中国人的速度有这样快,质量有这样好!”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姬脉兴埋头苦干、兢兢业业,在科技创新之路上披荆斩棘,中国水电得到了外方的一致称赞,姬脉兴也更加坚定了科技创新这条道路。

姬脉兴个人多次被水电三局、三七八联总、水电三局三峡指挥部和水电总公司评为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大家尊称他为“三峡老姬”,三七八的“参谋长”“大管家”。长江三峡劳动竞赛委员会授予他“三峡优秀建设者”的最高荣誉称号。他被中央和国家部委领导接见的珍贵照片一直收藏在水电三局荣誉室。

把“引进来”化作生产力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大力推进科学技术发展,随着大量国外生产装备的引进,不仅带来了先进的管理,也带来了一批先进技术,中国水电行业也因此在技术方面上了一个新台阶。

2003年,姬脉兴参与了山西西龙池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施工中,面对国内斜井最长、倾角最大的输水隧洞和竖井,水电三局引进了世界先进的阿里玛克爬罐和国内反井钻联合施工,刷新了我国斜井施工精度的记录,引起行业和各方面的关注。

姬脉兴是一个埋头苦干,永不知疲倦的科技工作者。在他担任西龙池工程施工局局长期间,大家都知道,任何人都可以随意进入他的办公室跟他探讨技术问题。

为了加快工程进度,水电三局在业主的大力支持下,大胆引进并使用了世界先进的阿里玛克爬罐进行斜井开挖。先进设备引进了,但是“拿来主义”并不奏效,针对项目实际,还需要进行适当的改进完善。在与瑞典厂家积极沟通后,起爆装置和排烟、测量等技术问题仍然没有解决。

引进技术是大势所趋,科技创新还得靠自己。为了尽快完善设备,发挥最佳功效,姬脉兴开始了钻研之路。

那一年,他买了许多科技方面的书籍,白天在工地现场实地研究,晚上回到宿舍摊开图纸钻研。当他有了新发现、新思路时,他就把技术干部一个个都叫到他的寝室,这间不足20平方米的宿舍,既是工作室,又是会议室、辩论室,有时为了讨论一个技术细节问题,几名技术干部争得面红脖赤,各自将观点细细道来,共同商讨,直到有个结果才肯罢休。他还积极通过网络查找各类资料,走访设备物资方面的技术能人,电话咨询行业专家。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姬脉兴和团队的精心钻研、不懈努力下,进口设备实际使用的难题终于得以解决。项目部在施工中针对导洞位置选择、扩挖掌子面设计、钻机定位、测量工艺、贯通精度、爆破方式等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技术措施,安全优质地完成了斜井施工。

先进的设备,先进的管理,高效的施工,姬脉兴意识到,必须将这些宝贵的经验推广开来。

为了抢占行业“制高点”,树立企业品牌,姬脉兴带领技术团队开展了一系列总结和推广工作,制作讲座课件、总结科研成果、编写国家级工法和论文。

西龙池抽水蓄能电站建设中的科研成果,后来在水电三局承建的呼和浩特抽水蓄能电站、浙江仙居抽水蓄能电站,以及将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提供电力保障的丰宁抽水蓄能电站等多项工程中得到推广运用,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姬脉兴用刻苦钻研的精神和坚持不懈的毅力,发挥了科技的无穷力量,他和他的技术团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

科技兴企永无止境

姬脉兴在工程项目科技领域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而此时正是水电三局大力提倡“科技兴企”的发展阶段,水电三局管理者对姬脉兴委以重任。

姬脉兴2005年调入水电三局机关总部,负责技术管理工作。他对“科技兴企”有着自己的理解,暗自定下了“一年整顿、两年正规、三年步入先进”的目标。他深刻地明白,企业的科技目标、技术发展方向都至关重要。

为了让水电三局科技工作上台阶,姬脉兴从顶层设计开始,逐步实现他的规划目标。建章立制、组织架构、课题立项、筹划经费,企业的科技工作渐渐步入了正轨。

科技创新,关键在项目,关键在人才。姬脉兴的科技发展思路很明确,依托在建项目深挖科技成果研究,通过项目培养有创新精神的专业人才,才是建设科技创新型企业的战略举措。

在大水电时代,水电三局拥有众多的水电工程项目,哪些工程有怎样的特点?技术难点是什么?姬脉兴都如数家珍。哪个项目难题多,哪个项目工期滞后,他就经常往哪个项目跑。不论到哪个项目,针对技术难题,他都提前做足功课,到现场悉心指导,为工程建设排忧解难。遇到有价值的科技项目,他都主动和项目领导商量,提出作为科研课题进行研究推广。

除了日常工作,他还兼任国家电力建设专家委员会技术专家、陕西省水力发电学会理事、施工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等多项职务,经常被邀请去进行专家评审和学术交流。一方面交流学习了先进科技经验,另一方面也将企业的科技成果进行了广泛的交流推广,扩大了企业的影响力。

科技创新永无止境,潜心钻研终获成果。经过姬脉兴和技术团队的共同努力,2006年,水电三局科技工作获得众多荣誉。《西龙池大坡度超长斜井开挖技术研究》获得2006年全国水利水电科技论文一等奖、陕西省职工经济技术创新优秀成果奖。在七项全国企业施工技术新记录中,《西龙池创国内大倾角斜井开挖长度和发电引水水头最高新记录》、《西龙池创国内大倾角斜井开挖轴线精度新记录》榜上有名。姬脉兴个人先后被电建集团和水电三局授予“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姬脉兴一步一个脚印地攀登在“科技兴企”这座高峰,脚步踏实、目标远大。

矢志不渝的科技情怀

说起这项打了一辈子交道的科技工作,姬脉兴做到了不忘初心、坚韧执着。

2011年4月,年满60岁的姬脉兴同志光荣退休。本可以安享退休时光的姬脉兴,心中怎么也放不下他心爱的科技事业。他说:“水电三局的科技实力距离行业顶尖还有差距,我不甘心就此停歇!”

正是这份对科技事业的无上追求,正是这颗为企业无私奉献的赤诚之心,他放弃了外边企业年薪70万的高薪聘书,拒绝了种种利益诱惑,坚定地在水电三局返聘合同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而这一干,又已七年光阴……

说起其中的缘由,姬脉兴总结了两点重要原因:一是对企业的感情太深了,舍不得离开奋斗了一辈子的水电三局;二是不甘心,虽然水电三局近些年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距离行业顶尖还有差距,不愿就此停歇。

在他42年水电生涯里,有很多个意义非凡的“第一”:水电三局第一个抽水蓄能电站项目经理,第一个面板堆石坝工程项目经理,第一个大坡度超长斜井项目施工局局长,第一个在葛洲坝工程、三峡工程双获荣誉奖章的人,第一个一年荣获五项国家级工法的人。

而现在,他又多了一项“第一”。他是水电三局第一个“延迟退休七年”的人。他说,我盼望着企业兴旺发达,创新发展,走到行业的前列。在有生之年,只要企业需要我,我就会尽最大努力去奋斗,为企业发展添砖加瓦。

习总书记说,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是水电人传承的优良传统,也是水电人永恒的精神!

伴随着改革开放40年中国水电的高速发展,水电三局为我国的水电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而作为水电三局的一名普通员工,姬脉兴用勤奋与执着继续书写着属于他的三局故事,尽管已67岁高龄,但他依然用严谨的治学态度传承着水电奋斗精神。从“摸着石头过河”,到屹立科技创新的潮头,历经改革开放浪潮的姬脉兴,当看到滚滚浪花化作丝丝光明,祖国的水电事业蓬勃发展,这一切都值得了。

科技梦,水电梦,中国梦,姬脉兴定会初心不忘,追梦不止!

(照片提供:朱群茂)





【打印】 【关闭】
浏览次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