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文化 > 文化建设


我爱你 中国


发布日期:2019-10-11 信息来源:财务管理部 作者:李珍 字号:[ ] 分享

10月1日,我早早守在电视机前,等着看阅兵仪式直播。2岁多儿子好像也知道今天是个值得庆祝的特殊日子,破天荒地没有闹着出去玩,拿着拼图玩具陪我一起等。这段时间大街小巷的循环播放早已让小家伙对《我和我的祖国》的旋律烂熟于心,他跟着电视节目的背景音乐哼着歌,一连串的问题抛向我:“妈妈,祖国是谁呀?她今天过生日吗?有没有生日蛋糕?”

我一时间被问住了,只得简单地解释:“祖国就是我们生活的中国,今天是新中国成立的纪念日,如果你想要用蛋糕来庆祝国庆节,我们可以等下去挑一个。”

小家伙看起来好像不是很明白,不过电视上有热闹的游行方阵和他喜欢的各种汽车坦克,又得到了妈妈说可以切蛋糕的承诺,欢欢喜喜地走开了。

而我看着直播里鲜红的五星红旗,心中有一层层的热浪翻涌,阅兵仪式无疑是壮观的,可除了这种形容客观存在的表达,还有很多情绪和感受,让我觉得词穷。

真的太动人了,这片土地载着所有沧桑、所有诗意——浩荡长风曾拂过魏晋与唐宋,曾吹起博冠峨带和羽衣霓裳,而你也永远不知道,那五千余载的峥嵘会在哪个瞬间忽而澎湃地涌向你。

祖国,是我们流着的血,是我们的来处和归途,当“祖国”成为一种意象,爱她依旧是深藏在华夏灵魂里的印记,这大概是来自本能的浪漫主义。

 

阅兵仪式中,除了对祖国科技强盛的感慨,最让我动容是那些年迈的老兵。其实这些先辈的故事,小时候也不是没听过,课文里形容他们“克己奉公,品德高洁”。但那时读起来,总觉得这些离我们太过遥远。

比如那个著名的“向我开炮”的故事,课本上说这是大无畏的奉献精神,我记住了,但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触。直到看到阅兵式上,那些老兵颤颤巍巍举至眉间的敬礼的手,我突然很想了解他们和他的战友们的那个时代,遂打开手机搜索阅读。

这才无意间又看到了那位先烈的详细事迹。

他叫赵先有,奉命驻守高地,只有一连兵力,抵御对方一个师的进攻,敌军还有飞机坦克,不计其数。他守了两天有余,期间还敢下山反击,杀敌五百六十二。直到弹尽粮绝,赵先有负伤,双目失明。山上只剩下两个人,敌军随时会再次进攻。

上战场前,赵先有的妻子已经有孕在身,这个二十二岁,新婚燕尔的年轻人,此时濒临绝境。

也不知道儿子会长得像谁。他也许也曾这么想着,但那时他只能听到风吹过敌军的声音。

赵先有深吸口气,给指挥所致电,说我盲不能守,敌军已至,请向我开炮。

言毕,出坑道与敌决死。

 

我好像这才明白,那些奉献精神,高昂的情感,背后都是有千钧重量的。

小时候只听到口号,浑然不知这意味着什么。

二十二岁啊,还有好多梦没来得及做,还有好多酒没有机会喝。可是这些先辈英烈们啊,他们见为了家国苦难,愿意舍生忘死,去改变这个世界,创造一个他们见不到的未来。

我仿佛看到赵先有握住了最后的手榴弹,他抬起头,失明的眼睛里反着光。

远处的指挥所沉默片刻,下令开炮。炮火像一声叹息,来为英雄殉葬。

出征的中华儿郎,字典里从来没有退字。

 

这些英雄离我们遥远吗?

那些荣获特等功的先辈们,原来当初也不过二十岁出头。也是风华正茂的年纪,也许也会和我们的二十岁一样迷茫在爱情里,也会像我们那样憧憬未来的模样。只是还有一点与我们不同——这些二十岁的少年,都慨然有忧天下之志。

 

他们在战场上创造出来的奇迹,怎么会像那些响亮的口号一样让人难以共鸣呢?

只不过是年纪太小,懂得太少。那些英雄的荣耀啊,往岁月里惊鸿一瞥,就会令人热血沸腾。

梁启超的少年中国,几十年后,应在了他们身上。

我觉得惭愧,从前欠了他们太多发自心底的敬意。

“我爱你中国!”

这句话大概就是几千年再普通不过的华夏生民,也活在当下的证明吧。一切历史都不是故事,它们不是陈旧的过往,它们活在我们身边,拥有真实的温度。

三千年来谁著史?

是往昔峥嵘岁月里的他们,也是如今和平年代的你和我。





【打印】 【关闭】
浏览次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